临床医学是中外国际医疗交流合作中的短板
Category : 新闻动态
2016年5月28日-6月1日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做为交易会的一部分,5月29日上午,“一带一路”下的互联网医疗暨国际医生集团合作论坛召开。论坛上,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会长钱湘对中外国际医疗的交流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临床医学是中外国际医疗交流合作中的短板
中外国际医疗合作中的临床交流 很欠缺
我所在的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以积极推动中美医学交流为宗旨之一,是中国医师协会在海外的正式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协会组织了几十位海外临床医师专家,与国内专家对接,在帮助推动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
中美之间的多个行业现在的交流都很频繁,而互联网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交流距离,但有几个行业仍然比较封闭,其中一个就是临床医学。平时中外之间的医疗交流更多是停留在学术与科研层面,而在临床实践的具体交流与合作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与临床交流的复杂程度有关,涉及到多点执业、医疗纠纷、不同的医疗环境等等。
我个人认为科研与临床上的交流要结合起来,这很重要,但并非易事,我们也在探索更好的模式。
有些美国病人想到中国就医
平时都说中国人去国外就医,其实有些美国人生病,也会有需求和希望来中国治疗,比如说某些疾病在中国高发,而中国医生由此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经有国家领导提出,希望海外华裔医师到中国去,多点执业。其目的并不只在服务多少病人,而更希望我们海外医师做为第三种声音,带着不同的人文关怀,不同的临床治疗理念,和中国医生互动,互相学习与合作。
在双方这种强烈的互动愿望下,我们海外的华人医生们在不断地推动中美之间的临床医疗合作。我们最终希望,华人病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如果生了重大疾病,最终都能有尊严、体面,并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合理的医学治疗。
美国医疗体系与中国医疗体系,还有医生集团之间的区别,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几句话说不完,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认识到不同以后,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我希望能成立这样一个国际华人医生交流的联盟,在推动临床交流方面探一探路,包括临床操作技能、临床规范、循证医学,甚至合作医院等。
中国梦 要先实现老百姓的健康梦
我的父母、家人、朋友很多都生活在中国,他们生病时,会打电话咨询我们。但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如果能形成一个联盟,有几百名或上千名医护人员,在知识、经验、信息、教育等方面,形成规模效应,我们就能帮助更多的中国病人,从而让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受益。
我希望我们能够创造这样的一个平台,一个国内外医生能够有效互动的生态系统。当这个生态系统生长到一定程度,就能服务大众。
刚才陈润生院士讲的一段话,我非常认同。只有当老百姓实现了医疗梦想,才是中国社会真正走向了小康社会的时刻,否则不管GDP排第几位,老百姓如果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就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